2025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就業發展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人民網武漢3月27日電 2025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就業發展研討會27日在湖北武漢舉行。本次研討會以“數智未來 新質成長”為主題,來自教育主管部門、全國高校、行業學會的專家學者、業界代表現場研討,共話人工智能時代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與就業發展的實踐路徑。
2025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就業發展研討會在湖北武漢舉行。
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吳愛華視頻致辭。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秘書長熊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副秘書長、《中國高教研究》主編王小梅,人民網編委會委員張玉珂出席研討並致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通過視頻發言。
熊劍表示,校企雙方應著眼長遠充分合作,實現雙方資源的互補,把企業需求員工優勢充分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貫穿於課程設計、培訓體系構建、實習實踐活動等各個環節,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王小梅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對新變化新要求,需要在推動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強化就業優先導向,主動適應並引領產業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教育人才供給,增強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
俞敏洪表示,數字化與智能化正在重塑當今時代,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質生產力,推動著社會經濟結構的全面轉型和發展。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技術的發展,教育行業同樣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變革。
主題發言環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廣清,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助理、本科生院院長文勁宇,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教授張麗賓,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圍繞 “培養拔尖創新創業人才”“新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新路徑”等話題進行深入分享。
周成剛表示,創新能力與終身學習的意識是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二者相輔相成,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青年在未來競爭中的發展高度。新東方努力構建助力青年全方位發展的平台,積極推動前沿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打造適應科技社會發展的教育新模式。
圓桌對話環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人才發展專委會理事長李志民,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丁紅星,天津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孟昊,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閆建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生就業指導處處長吳堂高就高校人才建設與高質量就業等話題展開討論。周成剛主持對話研討活動。
當天同期舉行“就業育人單元:高等教育與高質量就業路徑探索”“新質成長單元:職業筑基與數智人才培養促就業”兩場圓桌研討活動。與會嘉賓聚焦多元化人才培養、青年職業發展、教育創新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研討會期間,新東方發布了《量化考研:2025年考研年度報告》和《2025中國職業高等院校競爭力白皮書》。前者呈現最新考研趨勢、招生數據、學員特征及備考規劃,為廣大考研學子科學備考提供建議﹔后者從求學、升學、就業三個維度對我國職業高校的競爭力進行了評估和分析,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規劃指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