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養老”到“主動健康”
——廈門理工學院下沉社區服務百姓
2025年07月08日08:30 | 來源:光明日報
222


原標題:從“被動養老”到“主動健康”
日前,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嘉蓮街道友鄰中心的智慧健身房裡,70歲的居民張凱明正對著鏡牆練習彈力帶劃船動作。在“AI教練”的實時指導和鼓勵下,張凱明越練越帶勁。
張凱明告訴記者,在接受肌肉力量測試后,運動處方師借助輔助決策系統,為他開具了專屬處方。按照處方上的建議,張凱明在“AI教練”陪練下,進行各種有效鍛煉,身體素質越來越好。
這是廈門理工學院幫助社區老年人從“不敢動”到“科學動”,重拾生活掌控感,實現從“被動養老”到“主動健康”的一個剪影。
2020年,廈門理工學院運動健康研究與傳播中心團隊承擔了科技部“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負責研究適用於我國東部地區的社區體衛融合服務模式。為此,該中心主任黃彩華帶領團隊,一邊研究,一邊深入廈門社區進行實踐,讓實驗室成果第一時間下沉到社區,服務百姓健康。
在實踐中,中心科研團隊創新提出社區體衛融合的“4321N”服務模式,圍繞體衛融合為誰服務、在哪服務、提供什麼服務以及如何可持續發展等四個核心問題,探索出基於四大服務場景、三層次服務人群、兩輪驅動機制、數智賦能的一體化服務體系。
在多方配合與努力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醫學評估,運動專家制定個性化方案,居民參考專屬方案到智慧健身房、居委會或者健身房鍛煉”的模式,開始在廈門一些社區落地推廣。
嘉蓮街道居民曾瑪娜成了研究成果落地實施的首批受益者之一。以前她尿酸、膽固醇等幾項指標一直偏高,腰也總是直不起來。通過社區體衛融合項目運動干預后,她學會了抗阻力量訓練技能,開始養成運動習慣。經過兩年規律鍛煉,她的三高指標目前全部恢復正常。(記者 馬躍華通訊員 唐紅波)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