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系列访谈
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弘扬教育家精神 迈向2035教育强国之路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学习强国平台共同开展策划,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访谈栏目,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深入研讨、分享感悟,共同书写好新时代的“强师答卷”。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强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心系国家和民族发展、涵养高尚道德情操、坚持严谨治学、勇于开拓创新、关爱学生成长、甘于奉献教育。”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教育家精神与中国大学精神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柴立元表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对教师职业内涵的深刻诠释,是推动高校教师从“教书”走向“育人”、从“学者”走向“教育家”的重要指引。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学精神始终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土壤和基石。”柴立元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
柴立元表示,教育家精神与中国大学精神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是教育家精神引领育人方向。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二是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要有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学校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把学术追求融入育人实践,推动“科学家向教育家转型”,让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促共进。
三是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精神引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精神内核,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与内在动力。只有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才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
柴立元介绍,天津大学始终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推动其融入教师选聘、培养、考核与激励等各个环节,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柴立元表示,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发布《天津大学师德公约》,明确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诚信、学术规范等方面的职责与行为准则。在教师考核中坚持“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职责”,对师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形成刚性约束。
“我们通过打造‘北洋师说大讲堂’‘天大先生’大师精神培育计划等品牌活动,邀请全国教育名家、院士、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对话,弘扬教育家精神,增强教师的教育认同感与使命感。”柴立元说,学校通过“教师入职仪式”“年度表彰大会”“荣休仪式”等,强化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使“教师是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成为广泛共识。
柴立元介绍,学校推动教育家精神在教学一线落地生根。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另一方面,鼓励科研骨干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推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提升课程质量与育人水平。同时,学校还建立了“青年教师发展顾问组”制度,由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站出风格。近年来,多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柴立元说:“我们致力于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与职业追求,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国家发展的贡献者。”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系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柴立元认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不少高校都面临“引进高端人才”和“留住青年人才”的双重挑战。“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必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系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柴立元表示,要加强高校教师发展规律研究,一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师资队伍结构状况,按需设岗,按岗招聘,加快学院“人才需求库”和“人才供给库”建设,引入数字赋能和智能化匹配等技术支持。二是构建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后备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定制培养方案,按学科领域制定“一人一策”成长计划,完善分类评价体系。三是持续优化人才结构,稳步提升人才质量,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建设规模适当、可持续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柴立元认为,高校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必须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学术环境和生活保障。“我们建立了‘校领导联系人才直通车’,定期听取意见建议,同时完善教师人才服务体系,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教育家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柴立元表示,通过制度设计、文化引领和实践推动,学校致力于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队伍的精神底色,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入人心,让“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
“教育强国,教师为本。天津大学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天大智慧’与‘天大方案’。”柴立元说,“我们坚信,唯有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方能培养出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