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到西部去!讓青春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綻放”

李依環 陳穎 實習生李天祎
2025年07月24日15:0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我的專業是經濟學,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既是心之所向,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近日,華東師范大學2025屆本科畢業生葉嘉樂坐上開往烏魯木齊的火車,中間經歷換乘,歷時52小時到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待接受集中培訓后,將於8月1日正式上崗開展志願服務。

22歲的她,是華東師范大學今年選擇去西部地區就業的741位畢業生之一。近年來,該校積極引導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基層就業,構建全學段生涯教育體系,讓學生更好感知基層、認知基層、選擇基層、扎根基層。

“新時代的青年,就該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7月,葉嘉樂在雲南尋甸支教。華東師范大學供圖

今年7月,葉嘉樂在雲南尋甸支教。華東師范大學供圖

北屯,祖國西北屯墾最北之地,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地理中心。葉嘉樂在福建寧德周寧縣長大,從小生活在山水環繞的閩東南,畢業為什麼選擇去西域邊疆呢?

“雖然我沒去過新疆,但我對新疆並不陌生,甚至心馳神往。”葉嘉樂告訴記者,她的姐姐大學曾在新疆就讀,期間還主動報名前往南疆墨玉縣支教。從姐姐回來后的的分享中,葉嘉樂初識新疆的風土人情,也萌發了對邊疆的好奇與向往。

她談到,作為一名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扎根基層一線可以真正增強實干本領,為經世濟民打牢堅實基礎。

“新時代的青年,就該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親身參與這場建設祖國的偉大實踐。在考慮畢業去向時,我毅然選擇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希望能在祖國西部發揮青年人的光和熱。”葉嘉樂表示。

“填表那一刻,我知道這是青春該有的沖動”

“穿上瑤族服飾時,這裡已是第二故鄉。”華東師范大學2024屆畢業生鐘易岑是重慶綦江人,去年報名參加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來到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政府工作已經一年。

回想起去年剛畢業時,本已在上海找到工作的他,偶然看到學校發布的西部計劃志願者招募推文,毅然決定報名。“人生最浪漫的事,莫過於祖國需要時,我們正青春……”他說:“文章裡的這些話語深深觸動了我,填表那一刻,我便知道,這是青春該有的沖動。”

在六也鄉,鐘易岑深入田間地頭,調研當地農戶面臨的困難﹔參與組織“黨旗引領農市大集”活動,為當地農戶搭建銷售渠道增加收入﹔參與助農產業,接待外地考察隊伍,對鄉裡的特色產業如數家珍。

業余時間,鐘易岑積極參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西部計劃專項”等培訓,持續增強業務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西部計劃志願者。而今,六也鄉已經成為了他努力建設的“第二故鄉”。

“每個微小的努力,都在為邊疆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山西呂梁姑娘吳曉雯,是華東師范大學2024屆碩士畢業生,目前已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志願服務一年。在她看來,新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感受新疆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積累寶貴的基層工作經驗,是她選擇西部計劃的主要原因。

初到新疆的那個秋季,吳曉雯記憶猶新。正值學校發展關鍵期,作為新入職的輔導員,她面臨著學生實習就業、身心健康等多重任務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她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堅持獨立思考、積極創新,不斷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吳曉雯的工作節奏逐漸平穩,學校對多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也讓她迅速融入其中。一年來,她不僅收獲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更實現了個人能力的快速成長。

“我常問自己,什麼才是有價值的青春?來到新疆以后,我親身看到,每個微小的努力,都在為邊疆發展注入青春動能。”吳曉雯表示,自己將和其他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們一樣,用這份看似微薄卻意義重大的力量,在鄉村教育等領域俯身耕耘、貢獻力量。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